煮散剂应用
当前位置:首页 > 煮散剂应用

肺炎喘嗽病诊疗方案

时间:2020-11-21 浏览:3425次
分享:

肺炎喘嗽病诊疗方案

肺炎喘嗽是以发热、咳嗽、气促、鼻煽、痰鸣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。相当于西医学的毛细支气管炎,喘息性支气管炎,支气管肺炎等。

一、诊断

1.中医诊断标准: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》(ZY/T001. 4-94)肺炎喘嗽的诊断依据。

 1.1起病较急,有发热,咳嗽,气促,鼻煽,痰鸣等症。或有轻度发绀。

1. 2病情严重时,喘促不安,烦躁不宁,面色灰白,发绀加重, 或高热持续不退。

1.3禀赋不足患儿,常病程迁延。新生儿患病时,可出现不乳,口吐白沫,精神萎靡等不典型临床症状。

1. 4肺部听诊:肺部有中、细湿罗音,常伴干性罗音,或管状呼吸音。

1.5血象:大多数白细胞总数增高,分类中性粒细胞增多。若因病毒感染引起者,白细胞计数可减少、稍增或正常。

 1.6X线透视或摄片检查:肺部显示纹理增多、紊乱,透亮度降低,或见小片状、斑片状模糊阴影,也可呈不均匀大片阴影。

 2.西医诊断标准:参照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(试行)(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、《中华儿科杂志》编辑委员会2006年

10月)。

2.1有外感病史或传染病史。

2.2起病较急,轻者发热咳喘,喉间痰多,重者高热不退、呼吸急促、鼻翼煽动,严重者出现烦躁不安等症状,发展为变证可出现面色苍白、青灰、或唇甲青紫,四肢不温或厥冷,短期内肝脏増大。或持续壮热不已,神昏谵语,四肢抽搐。初生儿、素体气阳不足的小婴儿上述部分症状可不典型。

2.3肺部听诊可闻及中细湿罗音。

2.4实验室检查;

(l)胸部X线检査:肺纹理増多、紊乱,可见小片状、斑片状阴影,或见不均匀的大片状阴影。

(2)周围血象检查:细菌性肺炎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増多;病毒性肺炎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,淋巴细胞可増多。

(3)病原学检査:细菌培养、呼吸道病毒检测、肺炎支原体检测等,可获得相应的病原学珍断,病原特异性抗原或抗体检测常有早期诊断价値。

(ニ)证候诊断

 1.风热闭肺症:咳嗽,喘急,鼻煽,或伴发热重,恶风,鼻塞流涕,咽红,舌质红,苔薄白或薄黄,脉浮数或指纹紫红于风关。

 2.痰热闭肺症:咳嗽痰多,喉间痰鸣,呼吸急促,发热,胸闷纳呆,泛吐痰涎,舌红苔黄厚,脉滑数或指纹紫红于风关。

 3.毒热闭肺症:高热不退,咳嗽剧烈,气急喘憋,便秘溲赤,面赤唇红,烦躁口渴,舌红而干,舌苔黄腻,脉滑数或指纹青紫。

 4.痰湿蕴肺症:咳嗽、痰喘、喉间痰鸣、肤面色晄白、不发热、便溏、腹胀、舌质淡、苔白腻、指纹淡、脉滑缓。

 5..正虚邪恋证(肺脾气虚证与阴虚肺热证)

 在肺炎病程恢复期症状减轻,体温趋于正常,但表现有多汗,肠功能紊乱、体质虚弱或肺部罗音经久不消者。

 (1)阴虚肺热证可有低热不退,咳嗽少痰,盜汗,面色潮红,唇红,舌红少津,舌苔花剥、苔少或无苔,脉细数或指纹紫。

 (2)肺脾气虚证可有咳少痰多,神疲倦怠,面色少华,自汗食少,大便稀溏,唇舌淡红,脉细弱无力或指纹淡红。

 二、治疗方案

  1.辨证选择口服中药煮散剂、中药汤剂、中成药

 (1)风热闭肺证

治法:疏风清热,宣肺开闭

方药:

煮散剂:清热散、消风散、三拗散、生石膏、葶苈子、苏子。依据基础方随证加减:热甚者加解毒散:咳嗽剧烈者加川贝止咳散或顿咳散;挟积滞者可加入消积散、牛黄散;大便干结可加入芒硝或三一散:大便稀者可加用胃苓散、车前子。

汤剂: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,炙麻黄、生石膏、杏仁、甘草、银花、连翘、薄荷、桑叶、枯梗、前胡。

加减:发热,头痛,咽痛,加牛蒡子、蝉蜕、板蓝根清热利咽;咳嗽剧烈,痰多者,加瓜蒌皮、浙贝母,大竺黄清热化痰;热重者,加黄芩、栀子清宣肺热。

 中成药:清热止咳合剂,双解合剂,小儿清肺颗粒。

(2)痰热闭肺证

 治法:清热涤痰,泄肺开闭

方药:

 煮散剂:清热散、化痰散、止咳散、川贝止咳散、葶苈子、活血散。

 依据基础方随证加减:热甚者加解毒散或生石膏;咳嗽甚者加顿咳散;热盛便秘者加牛黄散或芒硝,也可用三一散;喘甚者加苏子:挟积滞者可加入消积散、牛黄散。

汤剂: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,炙麻黄、生石膏、杏仁、葶苈子、鱼腥草、瓜蒌壳、桑白皮。

加减:热甚者,加栀子、虎杖清泄肺热;热盛便秘、痰壅喘急加生大黄涤痰泻火;热盛者加浙贝母、天竺黄、鲜竹沥清化痰热。喘促而面唇青紫者,加紫丹参、赤芍活血化瘀。

 中成药:清肺止嗽合剂,蛇胆川贝液。

(3)毒热闭肺证

 治法:清热解毒,泄肺开闭

 方药:

 煮散剂:清热散、解毒散、止咳散、活血散、牛黄散。

 依据基础方随证加减:热盛便秘者加生石膏、芒硝或三一散;口渴甚者加养阴散:挟积滞者可加入消积散、顺气散。

 汤剂:黄连解毒汤合三拗汤加减,炙麻黄、杏仁、枳壳、黄连、

黄芩、栀子、石膏、甘草、知母。

加减:热毒重者加虎杖、蒲公英、败酱草清热解毒;便秘腹胀加生大黄、玄明粉通腑泻热;口干鼻燥,涕泪俱无,加生地、麦冬、玄参润肺生津;咳重加前胡、款冬花宣肺止咳;烦躁不宁加白芍,钩藤清心安神。

中成药:清肺止嗽合剂,肺力咳合剂。

(4)痰湿蕴肺症

咳嗽、痰喘、喉间痰鸣、面色晄白、不发热、便溏、腹胀、舌质淡、苔白腻、指纹淡、脉滑缓。

治发:祛湿化痰,除胀定喘。

方药:煮散剂、三拗散,半夏散,篓仁,化痰散

依据基础方随症加减:腹胀明显者加顺气散,莱菔子,痰盛者加炒苏子,病久者加葶苈子。

汤剂:三拗汤和小青龙汤加减:麻黄、杏仁、甘草、陈皮、茯苓、厚朴、瓜蒌仁。

加减:痰多雍盛者加川贝、腹胀、大便不爽者加莱菔子,咳久者加葶苈子、地龙。

(5)正虚邪恋证

①肺脾气虚证

治法:健脾益气,宣肺化痰

方药:

煮散剂:参苓散、川贝止咳散、活血散、七味散。

依据基础方随证加减:痰多者加半夏散;汗多无力气虚甚者,加补正散;贫血者可加用补血散;挟积滞者可加入消积散、顺气散、牛黄散:大便干结可加入芒硝。

 汤剂:人参五味子汤加减:人参、白术、云苓、五味子、麦冬、炙甘草。

 加减:咳嗽多痰去五味子,加半夏、陈皮、杏仁化痰止咳;咳嗽

重者加紫苑、款冬花宣肺止咳;虚汗多,动则汗出,加黄芪、龙骨、

牡蛎固表止汗;若是汗出不温,加桂枝、白芍温卫和营;大便不实加怀山药、炒扁豆健脾益气;纳差加焦山楂、焦神曲和胃消食。

中成药:玉屏风滴丸,保儿宁颗粒。

②阴虚肺热证

治法:清热宣肺,养阴益胃

方药:

煮散剂:解热散、养阴散、川贝止咳散、活血散。

依据基础方随证加减:发热者视病情酌加清热散;挟积滞者可加入消积散、顺气散、牛黄散;大便干结可加入芒硝。

汤剂:沙参麦冬汤合养阴清肺汤加减:北沙参、玉竹、麦冬、天

花粉、扁豆、桑叶、玄参、贝母、生甘草。

加减:余邪留恋,低热反复者,加地骨皮、知母、黄芩、鳖甲滋阴退热;久咳者加百部、百合、枇杷叶、诃子敛肺止咳;汗多加龙骨、牡蛎、酸枣仁、五味子敛阴止汗。

中成药:润肺止咳合剂,生脉饮。

2.中药注射液

    痰热清注射液、热毒宁注射液、炎琥宁注射液等,根据说明书按儿童年龄及体重计算用量。

 3.外治法

 (1)药物敷胸疗法,适用于肺炎喘嗽(肺炎轻症)各证型。

(2)药物穴位敷贴疗法,适用于肺炎喘嗽(肺炎轻症)咳嗽或

气喘症明显者。

 (3)中药经皮离子导入治疗,适用于咳嗽气促,或痰多难咯,

或肺部听诊有明显的罗音者。

(4) 雾化吸入疗法,适用于咳嗽气促,或痰多难咯者。

(5) 药物敷脐疗法,适用于肺脾气虚证者。

(6) 拔罐疗法:用于肺炎后期痰多,肺部罗音难消者。

4.其他疗法

(1)患儿发热时,可口服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。患儿出现热性惊厥时,可配合安定静推等镇静。

 (2)患儿血常规示白细胞升高或CRP升高时,即考虑细菌感染时,可联合使用抗感染药物。患儿支原体抗体阳性时,可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。

(3)患儿气喘明显时,可配合布地奈德、特步他林等药物雾化吸入对症处理。

 5.护理

 (1)室内通风,保持安静,尽力避免忠儿烦躁、哭闹;

(2)保持呼吸道通畅,必要时吸痰;

(3)必要时吸氧,一般采用40%-50%氧气湿化后经鼻管或面罩给氧;

(4)给予容易消化且富有营养的食物: .

(5)密切观察病情变化,做好出入量、体温、脉搏、呼吸、血压等记录;

(6)控制钠、水摄入,输液时避免速度过快、液体量过多,以

防止增加心脏负担。

三、疗效评价

(一)评价指标

 1.主要症状:发热、咳嗽、痰鸣、喘促四大主症的改善情况

2.体征:肺部罗音改善情况:

理化指标: X线全胸片阴影吸收情况。

(二)疗效判断

临床痊愈:体温恢复正常,咳嗽、咯痰、喘促主症消失,其它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:肺部体征消失或X线全胸片阴影明显吸收。

显效:体温恢复正常,咳嗽、咯痰、喘促主症及其它临床症状明

显好转;肺部体征明显好转。

有效:发热、咳嗽、咯痰、喘促主症减轻及肺部体征好转。

无效:发热、咳嗽、咯痰、喘促主症及肺部体征无明显变化或加重,其它临床症状也多无改善或加重。


手机站扫一扫

关闭广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