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术思想
当前位置:首页 > 流派传承 > 学术思想

王瑞五先生儿科学术特色

时间:2021-09-15 浏览:1290次
分享:

党炳瑞河南唐河人  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主任医师

历年来,先后出版有关肝病学术专著2部,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7篇。先后获省中医管理局科学技术进步一、二等奖各一项,合作研制成功国家级准字号新药“肝维康”。在学术上,崇尚仲景学说,治疗疑难疾病多用经方取效,主张中医学研究必须借鉴现代自然科学的技术和方法,唯此才能使古老的中医学与现代自然科学接轨,促进中医学向更深层次发展,促进中医药现代化。

王瑞五是河南省著名的儿科专家. 十二岁从医于名医李可亭, 李乃医药世家,以擅长内、儿科著称于世,继又投师张思尧,张专攻伤寒,善用经方, 先生从学数年,尽得其传. 自立为业,于京、沪、郑州行医,创立儿科二十六剂, 自成一家名声渐噪。 建国后, 他主持安阳市中医院儿科,与其助手、门人,日诊数百人次, 愈者十居八九, 深孚众望, 赞声鹊起。不幸十年内乱,年高境逆,愤撖谢世•为纪念王王诞辰一百周年, 特对先生的学术特色略加论述。

先生痛惜民疾之苦, 凡诊病立法. 选方择药, 无不以验、 便、 廉为准则. 先生之二十六剂,悉心选用效高价廉药品, 贵重药极廖,亦非常用。常见病如发烧、咳嗽、 泻泄、 纳差等, 大多诊治一次即愈。

先生创用散剂煎服法有独特之处。 3-5岁患儿, 每次1. 5-3 克,加水 20~30 毫升,煮濞复滚,待温弃渣服汁。 诊室备煤火与煎药工具, 诊后及时服药。 因小王脏气淸灵,药进即效生,患儿至家,病势已减。散剂煎服法,既具散剂之速效、 方便,又具煎剂之效高,且药量小、价低廉。诊后立即服药, 防止病机传变,疗效更佳。

一、 幼苗怯霜临证多施清消和

嬰幼小王,脏器稚嫩,竣泻则伤脾败胃,骤补则腻寒中焦。 王王认为,淸法可淸除里热, 祛除痰湿,防痰火之害而不伤诸脏, 消法消导积滞,化解宿食,促进运化而有益脾胃, 和法和解表里,谓和肝脾,畅通气机而除郁滞。 此三法若运用得当对小儿有益无损,故为临证常用之法.

先生遣方用药非常灵活,很难用方剂学教科书之框架对二十六剂进行分类,如淸法, 先生制有清热散、香莲散,牛黄散,而临证时常以小量泻下剂攻里散、三一散、 利水散, 淸实热而不泻下。再如消法,先生制冶消导散,但对香连散、 牛黄散、 沆瀣散、 一捻金等,改变用量后亦具消导作用。 又如和法,先生制有顺气散、 游山散、活血散,而泻下方剂攻里散、三一散等,减其常量,亦起和解作用。他说 : “奇方之外有奇方,活法之外有活法。” 主张不仅在书本上,而且在临床实践中理解。体会方药功能又说:“药性在天, 巧用由我。”在二十六剂范囤内,通过配伍、用量变化,可制出适用于不同年龄、病情、体质的各类处方,达到了运用自 如而不逾规矩的高超水平。

先生善用淸法、消法、和法,却不拘泥于此。在用其他法时, 多以清、消、和配合,以有益稚嫩之脏腑,保护王天,促进脾胃受纳运化,培补后天。

二 、泻法不泻 行泻剂意在健胃

二十六剂中,含有泻下药的方剂有攻里散、三一散、牛黄散、沆瀣散、 一捻金、利水散、香连散、化痰散等八方。由此可见其对泻法的重视,先生常云:大便通利热自消。认为小王诸病,热病居多,通其大便,内热泻出,病已愈半矣。

婴幼小王,脾胃薄弱,不耐受邪,稚阳之躯,又易从阳化热, 其脾胃宜健不宜伐,邪热宜淸勿多攻。先生巧妙地将益气健脾、调气和中、运化消导、祛痰利湿之品与泻下药大黄、 牵牛、 槟榔、 枳实、 川朴等配伍, 制成了调和气机、淸

热止痢的香连散;清热利尿、健脾消导的利水散;清化痰热、 健脾涤饮的化痰散;泻火解毒、消里导滞的沆瀣散;和淸热解毒、健脾益气的一捻金。此王方虽含泻下之品,却淸邪热而不泻,或仅缓泻,主要起淸热、止痛、健脾、消导、 利痰、化湿等作用。牛黄散(由牵牛、大黄组成)是王王最常用的泻下剂,但在用量上有不同层次,可产王不同效果,大量(每岁每日 2~3 克)有攻坚去滞、涤荡胃肠宿垢之功,多用于伤食、便结;中量(每岁每日 1~2 克)有消热泻火、 祛痰涤饮之用,多用于内热、痰饮;小量(毎岁每日 1 克以下)有淸热厚肠、健脾止泻之效,多用于脾虚内热腹泻,其余两剂攻里散、三一散主要用于虫食结聚,腹胀便干、大实大满。症埂痞块,作急下用,一般一付即止。

    从上所述,大致可见先生用泻法之原则。确实胃肠实满不通者,必果断泻下,但须适可而止,需要再下者,必待胃气来复,—般实热症,采用淸而不泻,或仅缓泻;虚热则用轻清厚肠健脾之法,行泻法与理中气健脾胃有机结合。先生在运用泻法时,如此注童保护脾胃,以趋利避害,确实是独具技巧,高人一筹的。在先生所创的二十六剂中,健脾为主,或兼健脾消导的方剂竞达十八方,临症处方中又有十之六七是以健脾调中为原则的,由此可窺见先生重脾胃思想之大略。

三、十热九惊冒风热高早镇惊

    小儿肌肤薄弱,膜理不密,最易感风受寒,而感受风寒,亦易从热化火,瞬息高热弛张,心火亢盛,肝经王风,发为急惊。先生说,“惊必发抽,惊必窜睛,惊必牙紧,惊必弓形。” 急惊之症,暴疾难名,各种恶候,一一并呈。先生深谙惊风对小儿危害之大,常引《幼儿界谜》 歌诀告诫我等要识别惊风王兆,靑脉见于左太阳,须惊一度见端详。山根若见脉痕靑,此病本是两度惊。右边靑脉不须多,有则頻惊待奈何。先生总结出防治急惊方组;冒风热高有惊,治以消风(散)清热(散)镇惊(散)。嬰幼王发热伊始,即狙此方组,可解表邪,消里热、防惊厥,具有治现症,又防未病之效果。

    基于婴幼王病理王点,先生破除传统表里先后法规,成功地防止了急惊危候,在中医王王领域中,可谓另辟蹊径,独树一帜。

四、组方严密辟蹊径自成一家

    二十六剂中,七味散系 《小王药证直诀》 之七味白王散, 沆瀣散系《幼幼集成》之沆瀣丹,一谂金來自《古今医鉴》 ; 益元散来自《医王六书》;止泻散:牛黄散分別是《医宗金鉴》之河子散,牛黄夺命丹减味而成 香连散为《兵部手集方》香连丸加昧而成,游山散据传是诗人苏东坡游山时腹痛, 遇仙道授此方治愈得名。其余方剂,系先生根据师传及本人经验所创制。二十六剂中,汗、下、温、淸、补、消、和俱备,毎法立若干方,以应不同见症。

    因小儿脏腑幼嫩,脾气未充,故弃吐法而不用,诸方均制为散剂,处方时再以散剂配伍,自成体系。先生常见病症均可用来配伍治疗。各方组方简洁,法度严密,君臣佐使,各适其位。弃一味如瞎聋之不全,加一味,如画蛇之有足,非有深厚基础及对医王百家的深入研究,不可为也。

先生除创制二十六剂之外,还有其独王临症经验。他常说: 咳嗽不止金櫻子,高烧不退白芍将,泄泻不止丁香用,一剂即去附子详。金樱子为润肠止泻,敛气固脱药,历代药书均未载此药有止咳作用。然王王以其纳贤敛肺,可收失散之气,

故治久咳无效时,加本品可使咳嗽立止。小儿髙烧,久治无效,断勿滥增苦寒,宜加白芍酸寒敛明,壮水之主,以制阳热,久泻滑脱,肾不关也,加丁香暧肾以司开合,久泻可止矣。但若初泻,为脾虚湿泛,阴阳不分,水走谷道,应利水

健脾为治。先生云:“利水乃止 泻之妙法”小儿稚阳,热病居多,伹确为虚寒需附子者,一剂即止,不可再剂,久用必酿大祸。先生还主张, 小儿不可多用药,无病不可滥用药。 “无热用凉药,伤气,无虚投补药,腻脾。”用药应在中病即止,过则反害。


手机站扫一扫

关闭广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