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术思想
当前位置:首页 > 流派传承 > 学术思想

治疗小儿泄泻的经验

时间:2020-10-22 浏览:1601次
分享:

小儿泄泻是儿科常见病症之一,以大便次数增多,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主症,常年可以发生,夏秋两季较为多见。秋冬季节发生的泄泻易造成流行。若起病急骤、泻下无度,极易造成气阴两伤,甚至阴竭阳亡。久泻迁延不愈,则易转为疳证或慢惊风。

1.1 辨别大便性状,审证求因

小儿泄泻的发病原因,多为感受外邪、饮食内伤、脾胃虚弱。杨老诊治小儿泄泻,从辨别大便性状开始,结合其它临床表现,辨明其寒热虚实。他认为,凡小儿大便清稀多泡沫,色淡黄而不臭,伴鼻流清涕,咳嗽咽痒,或恶风寒,舌淡,苔薄黄者,为外感风寒;大便稀薄如下,泻下急迫,色黄褐,味臭秽,或呈蛋花汤样,伴烦热口渴,肛周红赤,小便短黄,苔黄腻者,为湿热内侵;大便稀烂夹有食物残渣,气味酸臭,伴腹胀、腹痛,不思饮食,嗳腐吞酸,苔厚腻或垢浊者,为乳食停滞;大便清稀,完谷不化,色淡不臭,伴神疲体倦,舌淡苔白者,为脾胃虚弱或脾肾阳虚。

1.2 擅长使用散剂,灵活论治

因小儿服用汤剂困难,杨老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,将经常配伍使用的中药分组调配制成粗末,临证时将需用散剂混合,加水适量,武火煎沸约1—2分钟,便可取汁服用。用药简便灵活,服用方便,疗效可靠。

《幼科全书》云:“凡泄泻皆属湿。”小儿泄泻病因虽多,但其发病皆属脾胃不能运化水湿,清浊不分,混杂而下所致。杨老治疗小儿泄泻,强调利湿为第一要务,如《景岳全书》所言:“凡泄泻之病,多由水谷不分,故以利水为上策。”遣方用药首选四苓散、车前子等利湿健脾之品。风寒泻加香苏散、消风散以疏风散寒。湿热泻加香连散以清热利湿。热重于湿加解毒散,湿重于热重用四苓散、加益元散。伤食泻加消导散以消食导滞。脾虚泻加七味散以健脾利湿。脾肾阳虚泻加理中散、丁香、肉桂温补脾肾。

1.3 加用收涩之品,疗效显著

历代医家治疗小儿泄泻,多强调利湿为主,非虚泻久泻不可妄用收涩之品,否则有闭门留寇之弊。故长期以来收涩止泻剂人人畏之,而仅仅局限于久泻滑脱不禁者。杨之藻老师治疗小儿泄泻,无论初泻、久泻,属寒、属热,每在常规治疗方中加入止泻散收敛固涩,均取得满意疗效。杨老师认为,暴泻多见于病初,发病急、病程短,以稀水样便为主。泻下无度,极易伤阴伤阳,甚至出现阴竭阳亡的危候。泄泻患儿往往纳呆食少,生化乏源,阴竭难续,如不能及时控制病情,必耗津竭液。故治疗小儿泄泻,必须特别重视救急治标,保津留人,不可虑其暴泻、初泻不用固涩而延误治疗。在利湿同时兼以固涩,不仅不会敛邪生乱,尚可固守津液,此法含有现代中医截断扭转的学术思想。久泻脾虚肠滑,失其固涩之权,仅补脾虚,不用固涩,往往滑脱之症不能制止。必收敛止泻,方可奏效。现代研究也表明,止泻散中肉豆蔻(煨)、诃子、赤石脂等药能有效保护胃肠粘膜,减轻致病微生物对胃肠的损害,且对肠道致病菌有一定抑制作用。使用收敛之剂尚需注意,凡表邪未解,发热不退,或积滞未消,腹胀坚满者均不宜用。

1.4 针刺穴位贴敷,内病外治

1.4.1针刺

杨老治疗虚泻久泻患儿,加用针刺疗法,取效迅速。取穴:足三里、天枢。呕吐者加内关,腹胀者加下脘。暴泻用泻法,久泻用补法。因小儿不配合针刺疗法,故应用时多强刺激,不留针。杨之藻老师认为,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的强壮要穴,胃之合穴,针刺足三里有助于恢复脾胃运化水谷的功能。天枢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募穴,针刺天枢有调整大肠传导功能和减轻腹泻的作用。

1.4.2穴位贴敷

小儿不配合服药、针刺,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。杨老根据小儿泄泻脾虚湿盛的特点,选用利湿健脾之药制成膏药,用于小儿泄泻的治疗。药物组成:苍术、茯苓、陈皮、厚朴、丁香等。制作方法:上药按比例配制,加入香油内文火炸枯,过滤去渣,再徐徐加入黄丹,离火后,摊于一寸见方的白布上备用。用法:将药膏加温贴敷于中脘、关元二穴,胶布固定,三天更换一次。此方法简便易行、疗效佳、无痛苦,易被患儿接受。外治疗法可单独使用,也可配合其他治疗。


手机站扫一扫

关闭广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