典型病历
当前位置:首页 > 杏林医苑 > 典型病历

清热化湿,健脾理滞法治疗厌食症一例

时间:2020-10-22 浏览:929次
分享:

患者,陈某,女,18月。

初诊:2011年10月15日,患儿食欲减退3个月,拒食2天。3个月前因贪饮某饮料,家属未给予节制,随即出现食欲减退。曾在某医院诊治,以健脾化饮,温中散寒,宣通阳气之法治疗,服药后病情未见好转。近2天来患儿见食则啼哭抗拒,强行进食则呕吐。就诊时精神不佳,颜面萎黄,形体消瘦,脘腹胀满,大便不调,舌质淡红,苔黄厚腻,指纹淡紫。杨老指出,患儿乃寒湿伤脾,湿浊中阻,久而化热,又因过服温燥之品,湿热互结,留恋难除。治以清热化湿,健脾理滞。

处方:清热散6g,消积散6g,胃苓散6g,七味散6g,

          顺气散4g。

     上药调匀,分为3包,每日2次,每次半包,加水适量,武火煎沸后约2分钟,去渣留药液约20ml温服。并嘱其流质饮食,忌生冷。

二诊:2011年10月18日,药后精神较前好转,嬉笑玩耍增多,进食后无呕吐,脘腹胀满减轻,能进半流质饮食,舌淡红,苔中部黄,指纹淡滞。患儿湿热之势稍减,气机运行稍畅,故继原方减理气之剂。

处方:清热散6g,消积散6g,胃苓散6g,七味散6g,

          内金末4g。用法同上。

三诊:2011年10月21日,服药后精神如常,腹胀消失,食量增加,大便正常,但偶见汗出,舌淡红,苔薄黄,指纹淡滞。湿热之邪已去,但正气未复,拟上方去理气通便之药,加用健脾之剂,嘱其注意饮食调理,忌生冷食物。

处方:清热散6g,消导散6g,胃苓散6g,参苓散5g。用法同前。       

    药后其母告之,患儿汗出已止,饮食如故,体重增加,精神状态良好。嘱其停药,随访未见复发。

按语:患儿有贪饮某饮料之病史,故前医以健脾化饮、温胃散寒、宣通阳气之法治疗,无可非议,但其结果却越温越升,厌食愈甚。因小儿乃“稚阴稚阳”之体,生长发育旺盛,外邪入里容易化热,故以温燥之品而效果不佳。患儿脾胃运化不畅,故而腹部胀满,大便不调。胃失和降,气逆于上,故而呕吐。病久饮食减退,故而形体消瘦,精神不佳。舌质淡红,苔黄厚腻,皆湿热之象。前医只重视脾虚之本,而忽略湿热之标。杨之藻老师以清热化湿,健脾理滞之法,而湿热之邪渐祛,脾胃运化之职渐恢复,饮食如故,精神好转。杨老强调治病必须整体辨治,治病求本,其本是脾虚,其标是湿热,去其标则顾其本也。


手机站扫一扫

关闭广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