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,李某,男,7岁。
初诊:2012年12月10日,患儿咳嗽伴发热5天。患儿壮热不退,已有5天,体温最高时达41℃,给予对症处理后下降不理想,伴咳嗽,有痰,粘稠,难以咳出,色黄,气急鼻煽,烦躁不安,腹胀,腹痛,纳食不佳,舌红苔腻,偏燥,便下秘结,小便短赤,二脉数实,查体:精神尚可,皮肤无皮疹及出血点,咽部红肿,扁桃体1°肿大,双肺呼吸音粗,可闻及喘鸣音,腹部胀满,辅助检查:血常规:WBC6.3×109/L,L53%,N47%。胸片:两中下肺可见散在片状阴影。(住院治疗,要求中药并用)。初步诊断:中医诊断:肺炎喘嗽 痰热闭肺证;西医诊断:支气管肺炎。治以清热化痰、宣肺开闭,兼以导滞。
处方:清热散12g,化痰散12g,止咳散12g,生石膏12g,
消积散10g,牛黄散10g,解毒散10g。
上药调匀,分为3包,每日2次,每次半包,加水适量,武火煎沸后约2分钟,去渣留药液约30ml温服。
二诊:2012年12月13日,药后患儿微微汗出,体温渐有所下降,最高时达38.5℃,给予对症处理后可退至正常,情绪稍稳定,烦躁症状减轻,气急症状减缓,咳嗽减少,纳食有所增加,大便通畅,肺部喘鸣音及痰鸣音较前渐轻。患儿腑气已通,热势渐解,病已转机,再以原法。
处方:清热散12g,化痰散12g,止咳散12g,生石膏15g,
消积散10g,牛黄散10g。用法同上。
三诊:2012年12月16日,药后汗出热退,精神可,偶有咳嗽,痰液减少,气急症状消失,舌红苔稍黄,饮食恢复,大小便正常。肺部未闻及明显痰鸣音,偶可闻及干啰音。患儿热势已去,病情渐愈,继原方兼以养肺润肺。
处方:清热散12g,化痰散12g,止咳散12g,生石膏12g,
消积散10g,养阴散6g。用法同上。
药后患儿仅在晨起后偶有咳嗽,痰少,无气喘,无发热,饮食如常,再以清肺和胃之品调治一周,复查胸片,肺部炎症吸收。
按语:杨老认为,患儿壮热而烦,咳逆气急,为气分热盛,痰热闭肺之证。肺气不宣,气机不畅,故而气急鼻煽;肺与大肠相表里,上不宣,则下不通,热积在腑,故而腹满便秘;病邪化燥化火渐而深入,热灼于肺,津液受灼,则痰液增多,热为阳邪,故而痰液黄粘,难以咳出;热扰神明,故而烦躁不安。故急以清热散,解毒散,生石膏以清气分之热,清肺热,止咳散以宣肺理气,化痰散以化痰止咳,牛黄散,消积散以通腑消积,药虽3剂,上下宣通,病势即挫,热势渐缓,及时撤解毒散,留生石膏继清气分之热。三诊时热退咳减,邪热渐去,而肺津受耗,故去牛黄散,加养阴散以养肺润肺,渐次量诊调养,病体渐渐康复。
手机站扫一扫